• 首页
  • bob手机客户端v2.4.0介绍
  • 产品展示
  • 新闻动态
  • 你的位置:bob手机客户端v2.4.0 > 新闻动态 > 经济压力下的选择:为何从“保楼市”转向“保孩子”?现在有答案_政策_房价_房地产市场

    经济压力下的选择:为何从“保楼市”转向“保孩子”?现在有答案_政策_房价_房地产市场

    发布日期:2025-07-07 00:02    点击次数:194

    近年来,中国人口出生率持续下降,已从2017年的1758万骤减至2023年的903万,2022年更首次出现人口负增长,这一严峻的现实迫使政府将政策重心逐步转向“保孩子”。 与此同时,尽管国家持续实施“保楼市”政策,力图刺激低迷的房地产市场,但效果却远不如预期。 这两种政策的成败,彼此关联,共同反映出中国经济社会面临的复杂挑战。

    自2023年起,为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和房地产市场低迷,国家出台了一系列“保楼市”政策,包括全面放开限购限贷、将房贷利率降至3.5%、首付比例降至2成等,可谓不遗余力。然而,中指研究院数据显示,8月百城二手住宅平均价格为14549元/平方米,已连续28个月环比下跌,且百城二手住宅价格环比下跌城市数量连续5个月达到100个。 这清晰地表明,房地产市场调整趋势已形成,短期内难以逆转,“保楼市”政策的预期目标难以达成。 高企的房价,无疑是压在年轻一代身上沉重的负担,直接影响了他们的生育意愿。

    正是基于此,政府将目光转向“保孩子”,并积极采取多项措施:

    展开剩余62%

    首先,长达数年的房地产调控政策,其影响深远。自2016年开始,国家便着手遏制过高的房价,至2021年,调控次数高达650次,最终导致国内房价进入长期调整阶段。 随着房价逐步下跌,年轻人的购房成本降低,刚需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将得到释放,房价有望回归与居民收入相匹配的合理水平,从而间接促进生育率回升。

    其次,大规模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和投放,为低收入家庭提供了更多购房机会。2023年10月,政府宣布未来五年将提供600万套保障性住房,平均每年120万套,其价格远低于市场价,有效缓解了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压力,使更多年轻人能够实现购房、结婚、生育的愿望,从而扭转人口下降的趋势。

    最后,降低结婚门槛的政策也为人口增长创造了更加宽松的环境。《婚姻登记条例(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)》取消了结婚登记对户口簿的要求,仅需身份证即可办理,这有效减少了因彩礼、房产等问题导致的婚姻障碍,提升了结婚率,为未来出生人口数量的回升提供了有力支撑。

    总而言之,“保楼市”和“保孩子”这两项政策的实施,反映了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面临的复杂局面。 虽然“保楼市”的短期效果并不理想,但长期来看,房价的合理回归以及保障房的供应,将为“保孩子”战略的成功实施提供重要的物质基础。 只有解决住房问题,才能最终有效地应对人口出生率下降的严峻挑战,实现可持续发展。

    "

    发布于:山东省

    相关资讯